在津举办的202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不仅关注目前站在聚光灯下的企业巨头,还放眼未来,聚焦如何培育下一个500强企业。在数字经济大潮下,未来的一流企业多半会从高端制造、信创、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脱颖而出。这些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行业企业,当它们还是幼苗急需阳光雨露滋养时,金融如何慧眼识珠并给予资金活水的精准浇灌?
困境 科创企业“融资难”,风险投资退出难
“服务科创企业,金融有双支柱体系,即银行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间接融资。银行风险承受力偏低,一般投向相对成熟的企业,去追赶创新。资本市场则多半去引领创新,投向有潜力的小企业,助其颠覆现有的主流产品和服务,这类投资风险大,但收益高。”国金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在河西区主办的专场活动中指出。
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熊熊看来,科创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融资者的“高风险”状态与投资者的“低风险”偏好之间的不匹配。他特别强调风险投资的作用,认为风险投资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重要助推器——用已故经济学家成思危的话来说,“没有风险投资,建设创新型国家难以实现”。
在目前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收紧和门槛抬高的背景下,风险投资退出难问题凸显。当“募投管退”的良好循环被打破,直接反应在投资端,就是投资的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我国股权投资案例数及金额同比降幅分别为37.6%、24.5%,若剔除极值,投资金额同比降幅达38.7%。也因此,风投界普遍呼唤资本市场变革。熊熊认为,科技企业“长周期、大投入”的特点,需要建立更加包容的上市规则,而不是更加严格的上市门槛。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才是激励创新创业和科创投资的最好方式。
破局 降低信息不对称,坚持“现在+未来”相结合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政策层面利好不断。去年十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国务院、证监会等陆续印发文件,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是个金融系统工程,思路之一是 ‘减少’科创企业的风险,包括实质风险和认知风险,尤其降低科创企业与潜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熊熊说,大数据风控模型、新型在线监测技术、新型大数据评级技术和数字征信系统等科技手段将派上用场。
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刘惠杰的观点,是坚持“现在+未来”相结合、“直接+间接”相结合、“融资+融智”相结合、“线下+线上”相结合。他认为,金融机构要转变思维,基于对科技创新“未来价值”的预期和折现,开展科技金融活动。为此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人才队伍,尤其要具备掌握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区域产业导向的新兴行业情况及专业知识等能力。他建议各部门协同联动建立科创金融信息统计分享机制,消除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打造像天开园这样的科技金融发展示范区域,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完善如“津心融”“信易贷”这样的平台功能,为科技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优秀的科创企业遇到同样优秀的风险投资机构,如千里马遇到伯乐,其结果是相互成就、实现共赢。爱思达航天与陆石投资就是这种关系。在此次高峰论坛上,陆石投资董事长、创始人邓钊分享了他们的投资故事。作为专注于新质生产力的早期专业投资机构,陆石投资在2018年以天使轮领投3000万元,吸引爱思达航天落户天津。目前,爱思达航天已成长为航空航天产业链平台公司,估值增长超20倍,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列入天津拟上市企业名单。
服务科创企业,券商也非看客。中信建投董事总经理王晨宁讲述了他们并购重组的一个个得意之作。渤海证券通过设立基金和运用自有资金,“双管齐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其旗下渤海创富投资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6000多万元,支持这家独角兽企业提速下一代芯片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天津OTC已汇聚5000多家科技企业,还有2000来家投资机构的资源。”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股份公司董事长周华敏透露,他们将多做投融资对接,促进更多科企上市。——这5000多家科技企业里,或许就有未来的500强企业呢。
来源:天津园区招商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