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产业招商方向

2022年06月13日 11:03:49hcd浏览量:15次

本文核心数据:天津产业布局体系、天津产业空间布局、细分产业布局

1、天津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

(1)产业布局体系:天津特色的“1+3+4”产业体系

天津以“1+3+4”产业引育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活力。近年来,天津以举办世界智能大会为牵引,将全球前沿科技融入天津经济血脉,形成智能科技产业引领、智能赋能传统优势产业、推进新兴产业迭代升级、具有天津特色的“1+3+4”产业体系。其中,“1”是指高技术产业,即智能科技产业,该产业发展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新型智能基础设施为关键支撑、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天津智港”;“3”是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大新兴产业,“4”是指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汽车、石油石化等四大优势产业。

(2)产业空间布局:实施“双城、五区、四廊道”战略

天津市作为我国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是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天津实施“双城、五区、四廊道”战略。天津将打造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根据规划,构建“一市双城多节点”的发展格局,形成2个核心城区、5个区域性节点城市和4条城镇发展廊道。

“一市双城”,构建两大核心城区,即津城和滨城。建设5个区域性节点城市,提升蓟州区、静海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等远郊5区的城市服务配套能力,并形成区域性节点城市。

同时,打造4条城镇发展廊道,形成空间发展的主干网络体系。京津发展廊道,即以北京市—天津为轴线,包括北京市、武清城区、津城、滨城,是横贯天津东西方向的唯一发展主轴。同时也是未来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发展和城市交通的主线。津承发展廊道,即以天津—承德市为轴线,形成南北方向轴线,包括静海城区、津城、宝坻城区、蓟州城区和河北承德市。环渤海发展廊道,即以滨城为核心区,包括滨城、宁河城区,同时打造东部国际蓝色海湾带。津雄发展廊道,即以雄安新区—天津为轴线,津雄发展廊道,虽然目前来看,并不是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但随着雄安新区的全面建成,未来将会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天津按照行政区来区分主要可以把十六个行政区划分为四个大区,分别为滨海新区、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和外围五区。其中滨海新区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高新区、天津港保税区等功能区为核心载体,集中布局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含新能源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一批产业集群。到 2025 年,滨海新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比重保持在 60%以上,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中心城区按照“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互联网、云计算、数字文化创意、工程设计服务等都市型产业,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核心区、高技术服务和都市产业集聚区。

环城四区为西青、北辰、津南、东丽。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智能网联车、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先培育新技术业态的前沿产业,打造新兴产业先导区、高端产业集聚区。

外围五区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和蓟州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高端资源转化落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打造区域转型升级示范区、产业发展协同区。

(3)各区重点产业全景

分区域看,中心城区中,和平区重点发展互联网、云计算、高技术服务业;河东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光伏、医疗器械、高技术服务业;河西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工程设计、工业设计、高技术服务业;南开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医疗器械、智慧医疗与大健康、高技术服务业;河北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红桥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数字文化创意、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西城四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智能网联车、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外围五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其它区重点产业布局情况如下:

2、天津产业发展现状情况

(1)产业结构:第三产业贡献不断提高

天津产业结构呈现“第二、三产业主导”的格局,2020年天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合计达到98.5%。

不过,近年来随着天津房价和土地成本的快速增长,天津的经营成本过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工业产业企业往外转移,天津第二产业增加值近五年来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贡献不断提高。天津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44.8%下降至2020年的34.1%;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54.0%增长至2020年的64.4%。

(2)产业体系之高技术产业:占比逐年提高,增速快于规上工业

高技术产业作为天津新的产业动能,产业引领的作用近几年逐年凸显。2017年,天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4%,快于全市8.1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2018年开始高技术产业在增加值占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18年的占比13.30%到2020年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经达到15.4%。

分区域看,中心城区的高技术产业重点布局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同时,河北区和红桥区还布局了创意设计、数字内容、数字文化等高技术产业。其中滨海新区布局布局的过技术产业最多,分别有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5G、核心硬件及基础元器件、安全软件与服务、芯片及核心硬件、智能安防、人工智能、软件、人工智能。天津其它区域高技术产业重点细分子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3)产业体系之三大战略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发展较快,中心城区布局最为全面

天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新区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带动下,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2020年天津2020年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达到了4.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经达到了26.1%,。同时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4.9%,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占比超过1/4。

从行业的增加值的增长情况来看,生物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的较好,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4.90%。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6.10%和9%。

分区域看,中心城区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布局情况上较为全面,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均有布局。同时滨海新区也是发展较为全面的区域之一,主要发展有生物药、医疗器械与大健康、化学药、现代中药、智慧医疗与大健康、医疗器械、化工新材料、风电、动力电池、光伏、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超导材料等多个行业。

(4)产业体系之四大优势产业: 2025年产业规模将近8500亿元

《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日前正式印发实施。按照该《行动计划》与《行动方案》,未来三年,天津市将集中攻坚10条重点产业链,到2023年,10条产业链将带动重点产业规模达到1.25万亿元。这十条产业链中包含了属于四大优势展业的高端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三条“强链”,车联网这一条“新链”,集成电路、绿色石化、航空航天3条“短链”

其中高端装备产业聚焦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系统集成和服务等核心环节,壮大智能装备产业,提升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着力打造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800亿元,年均增长7%,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业示范基地。

汽车产业则是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鼓励产业间跨界融合,增强产业国际化水平。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5.5%,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车发展高地。

化工石油围绕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优化提升传统化工,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大力发展烯烃深加工、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拉长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7.5%。

以及航空航天产业将重点发展飞机关键配套协同、直升机研制维修应用、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火箭和航天器等四个领域,全面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构建集研发、制造、维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具有国际先进研发制造水平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目前,中心城区在优势产业上发展的较为一般,2020年在汽车产业完成产值85.8亿元,同比增长12.1%。滨海新区则是在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好,2021年前三季度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8%和24.9%。宝坻区主要布局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制造、协同制造、服务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开展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试点示范,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到2025年,培育2家智能工厂和10家数字化车间。

 

 

展开
天津园区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