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光中的卫津河畔,工人们正在为新栽植的千余株海棠培土固根,“绿谷海棠”小微河湖长制主题公园已现雏形。在公园中赏花,沿着海河蓝丝带来一场春日漫步,生态美景的背后,是民生期许、幸福生活。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抓住筹备办好上合组织峰会这一契机,既创发展质量之高,又创生活品质之高,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让城市业态、功能、品质更上一层楼,要义是内外兼修,面子、里子一起抓。辩证看待面子与里子,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近年来,很多老厂房被“唤醒”,不仅颜值焕新,更引入了新产业、新业态,变身商贸综合体、数字经济新高地;有的老旧车棚,这一侧改成城市书吧,那一侧成了社区食堂,外表大变样的同时,内部更是功能多元、别有洞天……更好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大存量资源盘活力度,从存量中挖潜、在总量中提质,“有里有面”的城市背后是“有形有神”的发展、“有滋有味”的生活。
城市的核心是人,人的需求在哪里,城市功能就要延伸到哪里。赋景赋能,以“景”为载体,释放城市之“能”,文化是重要切入点。挖掘用好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历史遗址建造甲骨文主题文化公园;把中国式摔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引入口袋公园,既便于居民强身健体,又为传统文化找到了融入现代生活的新接口。传统文化不仅有历史的厚度,在科技的加持下也能充满现代范。在“津港印象”文旅综合体验馆,游客可通过数字化手段深度体验航运文化,河海津韵这张城市名片,以新表达、新形式被叫得更响、擦得更亮。
绿色化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指向,这抹绿,来自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绿,也来自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之绿。向绿色要生产力,就要不断拓展“两山”“两化”转化通道和有效路径,既创造优良人居环境,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又以绿色技术提升生产效能,激发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从挖掘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到用数字化手段为城市赋能、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的不只是景观,不只是生活品质和生产效能,更是城市的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人文化水平。
来源:天津园区招商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