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上半年领跑经济增速

2025年08月25日 16:59:01上半年经济浏览量:0次

今年上半年,和平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位列全市第一。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平区以城市更新盘活沉睡资产、以文商旅融合激发消费潜能、以营商环境优化释放市场活力,让“关键变量”真正转化为“最大增量”。

唤醒沉睡空间 焕发城区新生机

城市如同有机体,新陈代谢方能生生不息。和平区以“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为抓手,深挖闲置低效载体资源中的发展潜力,让寸土寸金之地释放“黄金效益”。

在卫津路东侧,一座名为“和畅园”的闲置楼宇悄然蜕变。这里正被打造成天津市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创新社区——天开和平园·模创社区。和平区投促局副局长杨堃介绍:“社区紧邻天开园核心区,坐拥天大、南大等顶尖学府及丰富医疗资源,已成为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战略中的首个独立点状载体。”浪潮智数、律光智能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迅速签约入驻,签约率超75%,沉寂楼宇跃升为未来产业引擎。

城市更新的触角更延伸至历史肌理深处。今年7月,“民园1920街区”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通过“文物级”修复重现历史风貌,辅以“口袋公园”、慢行系统与“马路家具”更新,街区品质脱胎换骨。来自山东的谢女士感叹:“走进这里,仿佛瞬间穿越百年!”

更令人瞩目的是,华北首个超300米高空观光厅“天津之心”启幕,五大道公园开放即成新地标,百年河北路小洋楼变身大行道艺术中心……老建筑因新功能而重焕生机,有限空间创造出无限价值。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建安投资更激增42.3%,城市更新成为驱动增长的澎湃动能。

场景破圈引流 文商旅释放新势能

文化为魂,商业为体,旅游为媒。和平区深谙融合之道,将深厚底蕴转化为“吸金力”,让“流量”变“留量”,促“打卡”成“刷卡”。

四月的五大道,千株海棠如云似霞。和平区适时启动“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津遇和平·戏聚海棠主题系列活动”。《日出》《津门大饭店》街头话剧、睦南公园实景“王者峡谷”、3D文创雪糕与海棠“杏仁豆腐”惊艳亮相……短短数日,金街、五大道、津湾广场等重点景区接待游客802.25万人次,文旅商综合收入高达18.71亿元。

海棠花节的成功,是和平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缩影。近年来,依托城区独特文化基因,和平区全力锻造“津遇和平”品牌矩阵。

从“五一”的“星空咖啡”到端午的“夏日冰甜”,再到“十一”的“欢乐和声”,四季主题创意活动轮番登场,将“春日限定”延展为“四季常青”。持续“火爆出圈”带来实至名归的荣誉——今年5月,和平区跻身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4位,为天津唯一入选城区,且连续4年位次攀升。

文商旅深度融合释放的消费潜能,在数据中得到强劲印证:上半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增长11.9%。文化场景与消费场景的“破壁”融合,正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厚植营商沃土 激活市场新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生产力、锻造竞争力。该区以刀刃向内的改革精神,打造近悦远来的发展生态。

百年劝业场更新项目在“一表申报、并联审批、集成服务”的创新模式下,成为天津首个重点盘活存量资产“一件事”集成办理的标杆。“从备案到开工全程专人护航,‘和平速度’名不虚传!”项目负责人由衷赞叹。

不仅如此,该区创新推出27项“微改革”举措,打造“无忧政策包”审管联动模式,首创工程建设项目“融合式”审批,推出10个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同时组建攻坚专班,建立“首问负责+7×24小时响应”机制,以“阳光雨露”般的服务滋养经营主体。

“我们深化‘大服务’活动,为重点企业、民企、创新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平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宋莹介绍。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高效的政务服务和贴心的企业帮扶,极大激发了市场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12.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飙升42.8%,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5.1%。

以“存量焕新”重塑城市空间价值,以“文商旅融合”深挖消费增长潜力,以“服务优化”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平区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了发展动能的无限拓展。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天津和平区工业园区:http://tj.taxs.vip/park/view.html?id=13725

展开
天津园区招商网